中華人(ren)民共和國最高人(ren)民法院公告 《最高人民法院關(guan)于(yu)適(shi)用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〉時間(jian)效力(li)的若干規定》已于2020年12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1次會議通過,現予公布,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。 最高(gao)人民法院(yuan)
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《中華(hua)人民共和國民法典(dian)》時(shi)間(jian)效力(li)的若(ruo)干規(gui)定
一、一般規定 第一(yi)條(tiao) 民法典施行后的法律(lv)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,適(shi)用(yong)民法(fa)典的規(gui)定。 民法典施(shi)行前的(de)法(fa)(fa)律事實(shi)引起的(de)民事糾紛(fen)案件,適用當時的(de)法(fa)(fa)律、司(si)(si)法(fa)(fa)解釋的(de)規(gui)定(ding),但是法(fa)(fa)律、司(si)(si)法(fa)(fa)解釋另有規(gui)定(ding)的(de)除外(wai)。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持續至民法典施行后(hou),該法律事實(shi)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(jian),適(shi)用(yong)民(min)法典(dian)的規定(ding),但是法(fa)律、司法(fa)解(jie)釋另有規定(ding)的除(chu)外。 第二(er)條 民(min)法典施行(xing)前的法(fa)(fa)(fa)律(lv)事實引起的民(min)事糾紛案件,當時的法(fa)(fa)(fa)律(lv)、司法(fa)(fa)(fa)解釋有規定(ding)(ding),適用(yong)當時的法(fa)(fa)(fa)律(lv)、司法(fa)(fa)(fa)解釋的規定(ding)(ding),但是適用(yong)民(min)法典的(de)規定更有(you)利(li)(li)于保護民事主體(ti)合法(fa)權益(yi),更有(you)利(li)(li)于維護社會(hui)和經濟秩序,更有(you)利(li)(li)于弘揚社會(hui)主義核心價(jia)值觀(guan)的(de)除外。 第三條 民法(fa)典施行前的(de)(de)法(fa)(fa)律(lv)事實引起的(de)(de)民事糾(jiu)紛案件,當時的(de)(de)法(fa)(fa)律(lv)、司(si)法(fa)(fa)解釋沒有規定而(er)民法典有規定的,可以適用民(min)法典的規定,但(dan)是明顯減損當(dang)事人合法權益、增加(jia)當(dang)事人法定義務或者背離當(dang)事人合理預(yu)期(qi)的除外。 第(di)四條 民法典施行前(qian)的法律事實引起(qi)的民事糾(jiu)紛案件(jian),當時(shi)的法律、司法解釋(shi)僅有原(yuan)則(ze)性規(gui)定而民法典有(you)具(ju)體規定的,適用當時(shi)的法(fa)律、司(si)法(fa)解釋的規定,但是可(ke)以依據民法(fa)典具體規定進(jin)行(xing)裁(cai)判說理。 第五條 民法典施行前(qian)已經終(zhong)審(shen)(shen)(shen)的(de)案(an)件(jian),當事人申(shen)請再審(shen)(shen)(shen)或者按照審(shen)(shen)(shen)判監督程(cheng)序決(jue)定再審(shen)(shen)(shen)的(de),不適用民(min)法典的規定。 二、溯及適用的具(ju)體規定 第六條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》施行(xing)前(qian),侵(qin)害英雄烈士等的(de)姓名、肖像、名譽(yu)、榮譽(yu),損(sun)害社會公共(gong)利益(yi)引起的(de)民(min)事糾紛案件(jian),適用民法(fa)典第一百八十五條(tiao)的規定。 第七(qi)條 民法(fa)典施行前,當事(shi)人在債(zhai)務(wu)履行期限屆(jie)滿前約定(ding)債(zhai)務(wu)人不履行到期債(zhai)務(wu)時抵押財(cai)產或者質押財(cai)產歸(gui)債(zhai)權人所(suo)有的,適用民法典第四百零一(yi)條和第四百二十八條的規(gui)定。 第(di)八條 民法典施行前成立的(de)合同(tong),適用當(dang)時的(de)法律、司法解釋的(de)規定合同(tong)無效(xiao)而適用民法典的(de)規定合同有效的(de),適用民法典的(de)相關(guan)規定(ding)。 第九條 民(min)法典施行(xing)前(qian)訂立的合同,提供格(ge)式(shi)條款一方未履行(xing)提示或者說明義務,涉及(ji)格(ge)式(shi)條款效力認(ren)定(ding)的,適(shi)用(yong)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(liu)條的(de)規定(ding)。 第十條 民法典施行(xing)前,當事(shi)人一方未通知對方而直接以提起訴(su)訟方式依法主(zhu)張解除合同的,適用民法(fa)典第五(wu)百六十五(wu)條第二(er)款的規定。 第十一條 民法典施(shi)行前成立(li)的合同,當事人一方(fang)不(bu)履(lv)行非金(jin)錢債務(wu)或者履(lv)行非金(jin)錢債務(wu)不(bu)符合約定(ding),對方(fang)可以請求履(lv)行,但是有民法典第五百八(ba)十條第(di)一(yi)(yi)款第(di)一(yi)(yi)項(xiang)、第(di)二(er)項(xiang)、第(di)三項(xiang)除外情形之一(yi)(yi),致使不能(neng)實現合同目的(de),當事人請(qing)求(qiu)終止合同權利義(yi)務關系的(de),適(shi)用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條第二款的(de)規定。 第(di)十(shi)二條 民法(fa)典施(shi)行前訂立(li)的保理合同(tong)發生爭議的,適用民(min)法典第三編(bian)第十六章(zhang)的規定。 第十三條(tiao) 民法典施行(xing)前,繼承人有民(min)法典第一(yi)千(qian)一(yi)百(bai)二(er)十五條(tiao)第一(yi)款(kuan)第四項和第五項規定行為之(zhi)一(yi),對(dui)該繼承人是(shi)否喪失繼承權(quan)發生爭議的,適用民法(fa)典第一千(qian)一百二(er)十五條第一款(kuan)和第二款(kuan)的規定。 民法典(dian)施行前,受遺贈(zeng)人有民法典第一(yi)千一(yi)百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行(xing)為之(zhi)一,對(dui)受遺贈人是(shi)否喪失(shi)受遺贈權發生爭議的,適(shi)用民法典第一(yi)千一(yi)百二十(shi)五條第(di)一款和(he)第(di)三款的(de)規定。 第十四條 被(bei)繼承人(ren)在(zai)民法典施行前死(si)亡(wang),遺產無人(ren)繼承又無人(ren)受遺贈,其兄弟(di)姐妹(mei)的子女請求代位繼承的,適用民(min)法典(dian)第一(yi)千一(yi)百二十八(ba)條第(di)二款和第(di)三(san)款的規定,但(dan)是遺產已經在民法(fa)典施行前處理(li)完畢的除外。 第十(shi)五條 民法典施行前,遺(yi)囑人(ren)以(yi)打印方式立的遺(yi)囑,當事(shi)人(ren)對該遺(yi)囑效力發生爭議的,適用(yong)民法典(dian)第一千一百三(san)十六條的(de)規定,但(dan)是遺(yi)產已經在民法典施行(xing)前處(chu)理完畢的除外。 第十六條 民法(fa)典施行前,受害(hai)(hai)人自愿參(can)加具有(you)一定風險(xian)的文體(ti)(ti)活動受到(dao)損害(hai)(hai)引起的民事(shi)糾紛案(an)件,適用民(min)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。 第十(shi)七條 民(min)法(fa)典施行前(qian),受害(hai)人(ren)為保護自(zi)己合法權益(yi)采(cai)取(qu)扣(kou)留侵(qin)權人(ren)的財物等措施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,適(shi)用民法典第一(yi)千一(yi)百七(qi)十七(qi)條的規定。 第十(shi)八條 民法典(dian)施行前,因非(fei)營運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無(wu)償搭乘人損害引起(qi)的民事糾紛案件,適用民(min)法(fa)典第一(yi)千(qian)二百一(yi)十(shi)七條的規定。 第十九條 民法典施行前,從建筑物(wu)(wu)中(zhong)拋擲物(wu)(wu)品或者從建筑物(wu)(wu)上(shang)墜落的(de)物(wu)(wu)品造(zao)成他(ta)人損(sun)害(hai)引起的(de)民事(shi)糾紛案(an)件,適(shi)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的規定。 三、銜(xian)接(jie)適用(yong)的具體(ti)規定 第二十條 民法典施行前(qian)成立的合同,依照法律規定(ding)或者(zhe)當事人約定(ding)該合同的履(lv)行持續至民(min)法典施行(xing)后,因民法典施行(xing)前履行(xing)合同發生爭議的(de),適用當時的(de)法(fa)律(lv)、司法(fa)解釋(shi)的(de)規定(ding);因民法典施行后履(lv)行合同發生爭議(yi)的,適用民(min)法典第三(san)編第四章和(he)第五章的(de)相關規定。 第二十一條(tiao) 民法典施行前租(zu)賃期限(xian)屆滿,當事人主(zhu)張適用民法典第七百(bai)三十(shi)四條第二(er)款(kuan)規(gui)定的,人(ren)民法院(yuan)不予支持(chi);租賃期(qi)限在民法典施行后屆滿(man),當事(shi)人主張適用民法典(dian)第(di)七百(bai)三十四條第二(er)款規定(ding)的(de),人民(min)法院依法予以支持。 第二十(shi)二條(tiao) 民法典施行(xing)前,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后,雙(shuang)方又(you)分居滿一年,一方再次提(ti)起離婚訴訟(song)的,適用民(min)法典(dian)第(di)一千零七十九(jiu)條第五款的規定。 第二十三條(tiao) 被繼承人在民法典施行前立有(you)公證遺囑,民法典施行后(hou)又(you)立有新遺(yi)囑(zhu),其死亡后(hou),因(yin)該數(shu)份遺(yi)囑(zhu)內容相抵觸發生爭議的,適用民法典第一(yi)千一(yi)百四十二條第三(san)款的(de)規定(ding)。 第二(er)十四(si)條 侵權(quan)行為發(fa)生在民(min)法典施行前,但是損害后果(guo)出現(xian)在民(min)法(fa)典施(shi)行后的民(min)事糾紛案(an)件,適用民法(fa)典的規定。 第二十五條 民法典施行(xing)前成立的(de)合同,當時的(de)法律、司法解(jie)釋沒有規定(ding)且當事人(ren)(ren)沒有約定(ding)解(jie)除權(quan)行(xing)使期限(xian),對方當事人(ren)(ren)也未催(cui)告的(de),解(jie)除權(quan)人(ren)(ren)在民法典施(shi)行前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事由,自民法典施行之日起一(yi)年內不行使的,人民法院應當依法認定該(gai)解除權(quan)消滅(mie);解除權(quan)人在(zai)民法典施行后知道(dao)(dao)或者應當知道(dao)(dao)解除事由的,適用民法典第五百六十(shi)四條(tiao)第二(er)款關于解除權行使期(qi)限的規(gui)定。 第二十六條 當事人以民(min)法(fa)典施(shi)行前(qian)受脅迫結婚(hun)為由請求人民法院撤銷(xiao)婚(hun)姻的,撤銷(xiao)權的行使期(qi)限適用(yong)民法(fa)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。 第二十七條(tiao) 民法典(dian)施行前成立的(de)保(bao)證(zheng)(zheng)合同,當事人對(dui)保(bao)證(zheng)(zheng)期間(jian)約定不明(ming)確,主債(zhai)務履行期限屆滿至(zhi)民法典施(shi)行之日(ri)不滿(man)(man)二(er)年,當(dang)事(shi)人主張保證期(qi)(qi)間為主債務(wu)履行期(qi)(qi)限屆滿(man)(man)之日(ri)起二(er)年的,人民(min)法院(yuan)依法予以支持(chi);當(dang)事(shi)人對保證期(qi)(qi)間沒有約(yue)定,主債務(wu)履行期(qi)(qi)限屆滿(man)(man)至(zhi)民法典施行之日不滿(man)六個月,當事人主(zhu)張保證期間為主(zhu)債務(wu)履(lv)行期限屆滿(man)之日起六個月的(de),人民法院(yuan)依法予(yu)以支持(chi)。 四、附則(ze) 第二(er)十(shi)八條 本(ben)規定(ding)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。 本規定施行后(hou),人民法院尚未審(shen)結的(de)一審(shen)、二審(shen)案件適用(yong)本規定。 |